返回栏目
首页教育 • 正文

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填补省高职院校空白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朱丹丹

(中国时讯 深圳讯)近日,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2018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中硕果累累,获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,获奖总数在全国、全省均排名第一,填补省高职院校空白。

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与国家科技成果“三大奖”(国家自然科学奖、国家技术发明奖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)齐名的国家级奖励,代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。《教学成果奖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151号)指出:“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,具有独创性、新颖性、实用性,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、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。”
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为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三个等级,授予证书、奖章和奖金。特等奖由国务院批准,一等奖、二等奖由教育部批准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审一次。高等教育第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于1989年评审,2018年为第八届。从第七届(2014年)开始,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三大类。


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获奖数量多、等级高、影响大。一是获奖数量多,高职教育于2001年首次进入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(当年高等教育共评出特等奖2项、一等奖59项、二等奖434项),于当年获一等奖1项,是全国惟一一所获奖的高职院校。至今,该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,其中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10项。以2018年为例,据统计,广东省共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3项(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38项),特等奖实现零的突破,在全国排名第一;一等奖数、二等奖数和获奖总数均在全国排名第三。该校2018年获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,获奖总数在全国、全省均排名第一。
二是获奖等级高。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共2项(高职1项、中职1项),该校“深职院—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‘课证共生共长’模式研制与实践”项目获特等奖,实现了该校和广东省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零的突破。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共50项,该校“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进阶式创业教育改革及实践”获一等奖。


三是覆盖面广、应用推广价值高。我校的获奖项目中,既有宏观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体系设计,也有中观层面的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,还有微观层面的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;既有理论研究,更有实践探索。以2018年为例,我校的获奖项目切中产教融合、创新创业教育、混合式教学、协同育人、中高职衔接等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,提供了可供同行和兄弟院校借鉴的“深职院解决方案”,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。

四是突显学校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。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,建校以来,深职院一直高度重视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。早在建校之初,就在每个专业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,由相关行业、企业的权威专家担任委员,全面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。2009年国家示范校建设完成后,我们又提出“政校行企四方联动、产学研用立体推进”的十六字办学模式,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。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我们进一步提出六个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,其中第一个就是产教融合。

深职院党委书记陈秋明表示:“深职院之所以在2018年获得了教学成果奖突破,是与深职院建校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,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密切相关,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是根本,人才培养是根本,我们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、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、实销对路人才是最核心的使命,这是深职院25年紧紧抓住的纲领,在不同历史阶段深职院都紧紧抓住时代命题,推动人才培养的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。比如建校之处,当全国的高职院校还在向本科学习,职业教育是本科的压缩饼干或者是本科的翻版的时候,缩小版的时候,深职院把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做出来了,给全国提供示范,而当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在全国快速扩大,高职教育的办学内涵成为一个焦点,如何提高培养人才质量,深职院率先提出,以文化引领技术。”


    相关文章Related

    返回栏目>>

    中国时讯新闻 版权所有